• :
  • :

内蒙古金融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发布日期:2019-09-03

来源于:中蒙知识产权战略合作信息服务网

编者按: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需要金融的配合和支持,投身“一带一路”,金融业大有可为。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六大走廊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在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和实施自治区全方位开放战略中,金融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资金融通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成为中蒙俄三方合作,如期实现《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目标的瓶颈制约。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举办了第44期发展改革论坛,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就内蒙古金融如何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本刊整理了此次论坛上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供领导参阅。

  8月9日,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邀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支行、内蒙古自治区银监局、内蒙古自治区证监局、内蒙古自治区保监局、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内蒙古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包商银行、内蒙古交通投资公司等机构,围绕内蒙古金融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总结了我区金融合作与服务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的新进展、新成效、好经验、好做法,分析了存在的困难、问题与成因,并提出进一步较加强金融支持与服务的建议。

  一、金融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进展

  在自治区面临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内外产业链、价值链的背景下,各金融部门为扩大内蒙古沿边开放、助力“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更好落实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本币金融合作成效显著

  在中蒙、中俄双边本币支付结算协定框架下,自治区金融部门积极拓展与毗邻俄蒙双边代理行关系,多措并举畅通人民币现钞出境绿色通道,中俄、中蒙双边本币结算业务、现钞兑换业务、蒙图卢布互换资金动用以及本币现钞跨境调运业务发展均取得显著成效。截至6月末,内蒙古各商业银行与俄蒙商业银行建立代理行结算关系58个,开立金融同业往来账户156个,其中本币账户109个,占69.87%;对俄跨境人民币结算57.4亿元,年均增长56.4%,对俄卢布结算484.1亿卢布(近三年年均增长451%);对蒙跨境人民币结算625.1亿元,年均增长60.5%,占全国对蒙跨境人民币收支的83.9%;办理蒙图现钞兑换业务683笔,金额3.28亿图;办理卢布现钞兑换1.8亿卢布,净兑出0.8亿卢布。中蒙央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项下1亿图格里图资金动用取得零突破后,今年有200万卢布互换资金动用顺利落地。

  (二)政策性金融支持稳步推进

  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以下简称“开行”)以能源、矿产和基础设施领域为主,支持中俄原油贸易融资、油气上游资源勘探开发、油气管线建设及跟踪中蒙神华塔温陶勒盖煤矿、国网锡伯敖包煤电一体化等项目,以及中资企业对俄工程承包、设备出口、股权收购;在蒙古国先后支持山东黄金铁锌矿、中联水泥等一批项目落地实施。截至2017年6月末,累计对蒙俄支持项目69个,承诺本外币贷款627.54亿美元,累计发放456.4亿美元,贷款余额277.32亿美元。

  2016年12月28日自治区政府成功引进进出口银行(以下简称“进出口行”),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资源、技术和设备进口,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及成套设备出口,企业“走出去”,服务贸易,转型升级,贸易融资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对 “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实行优先投放策略。截至2017年7月30日,已累计发放贷款40亿元人民币,其中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贷款余额10.45亿,占分行2017年已发放贷款金额的26%。

  (三)多式并举的金融合作与服务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国开行作为中蒙、中俄政府间多个合作机制成员,积极参与中蒙经贸科技联委会、中蒙矿能合作委员会、中俄金融合作分委会、能源分委会等相关工作。在上合银联体框架下,先后与俄罗斯外经银行、蒙古开发银行双边授信合作,与俄外贸银行、储蓄银行、天然气工业银行、蒙古开发银行、蒙古贸易发展银行主要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呼中支行积极开展与边境省区央行分支机构建立对外交流机制,在组团出访开展金融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与蒙央行建立了常态化信息互换交流工作机制。自治区证监部门和保监部门通过资本市场、金融保险服务等提供的多种金融服务领域也正逐步成为推进走廊建设重要的融资平台。

  二、资金融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金融机构表示,在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金融支持过程中,也相应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与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协同效应不足

  开行提出,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都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现代化、信息化程度低,口岸经济发展滞后,公路、铁路、管线等传统基础设施项目融投资规模大、运营周期长、交通流量不足等问题,亟需大量资金注入,而普通商业银行及传统金融产品和风险控制措施都难以完全满足项目投融资需求。

  (二)各类审批效率低,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依然突出

  金融机构普遍认为,中蒙俄三方均存在行政审批与通关便利化问题。从俄蒙方面看,存在政府审批流程较为复杂、审批耗时较长等问题,无法很快取得银行放款必需证照,影响银行放款和项目落地。我国情况也是如此,主要是外事审批效率低、审批程序繁杂、审批速度缓慢,影响了对外开展合作的履约和时效。

  (三)“走出去”的民营企业融资难

  开行认为,“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一直是中蒙俄经贸活动的主体,但企业体量小、资金实力不足、缺乏相关经验,投资所积累的资产主要在境外,无法提供符合银行信贷规定的国内担保措施,难以获得相应的金融资源。

  (四)蒙、俄两国国别风险较高

  开行和进出口行都提出金融风险问题。认为蒙古经济虽与中国深度融合,但因其政治体制限制导致政局不稳,政策连续性差,为未来项目合作和经贸往来带来了不确定性。俄罗斯受经济危机、国际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等多重因素影响,经济活力大幅下降、投资环境恶化,政策变化过快、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较为严重、劳务资源稀缺却有对华劳工赴俄存在诸多限制,亟需引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却又害怕外资大量进入排挤和控制民族产业等多重影响,也同样存在较大的国别风险。

  三、对金融支持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工作的建议

  交流讨论中,各金融机构针对当前金融支持走廊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分别不同角度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重视融资规划安排

  开行提出,发挥金融机构融资和融智优势,与蒙俄相关部门加强对接与沟通,选择各方最紧迫、条件最成熟的项目为突破口。进出口行提出,金融部门与政府部门、企业协同作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重大问题研究和相关规划编制工作,深入研究蒙俄两国国情和需求,用好进出口银行发起设立的国际投资合作基金等直接投资工具,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推动走廊建设早日取得实效。

  (二)创新融资模式,支持重大项目实施

  开行认为,当前破解重大项目融资难题,需要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金融合作模式。包括利用俄罗斯远东及蒙古国毗邻地区资源富集优势,积极研究、推动“资源换贷款”模式;加强境内外同业合作,以结算代理、贸易融资合作为突破口,增进互信,推动国际银团贷款合作,分担风险,实现共赢;研究将发挥商业贷款、优惠贷款、无偿援助三股资金合力,统筹安排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共同满足重大项目资金缺口,降低融资成本。证监部门建议借力助推区内证券服务机构走出国门,培育我们自己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进出口行提出,将配合自治区推进自治区沿边开放战略部署,优先推进一批连接蒙古南部重点矿区、产业园区、主要城市和俄罗斯毗邻城市的重大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项目建设以及电子口岸升级改造、旅游大走廊建设。

  (三)健全重点口岸金融机构布局,加强与毗邻国家银行间合作

  人行呼和浩特支行提出,要健全满洲里、二连浩特重点口岸金融机构布局,推动中国银行、包商银行等银行在蒙古国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建立与俄蒙地区银行定期沟通、协调与信息交换合作机制,加强与毗邻国家支付清算系统、货币银行间市场交易合作;鼓励外汇指定银行在口岸、机场、互市贸易区等跨境人员密集区域增设外币代兑点;推动设立或引进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四)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证监部门建议,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区内优秀企业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和再融资,支持区内企业在境外市场筹集资金,保障走廊建设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引导区内优秀券商走向走廊沿线经济体,推进本土化战略,积极开展特色跨境业务;吸引区内“一带一路”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利用期货市场,支持期货公司为“一带一路”相关客户提供多样化风险管理服务。

  (五)为企业提供融投资支持与咨询服务

  开行建议,推进金融资源整合,统筹引导区内外、国内外金融机构与蒙俄金融机构在贸易及中小企业领域开展合作。人行呼中支行建议,借助境内银行授信在境外获得低成本的外汇资金,充分发挥短债指标弥补国内银行信贷规模不足的功能,缓解企业进口贸易融资难题。进出口银行提出,科学预判海外投资经营的复杂性,引导企业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项目评估,做到风险可控。对于国别风险较高的国家,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为其承保或担保的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作者: 内蒙古中蒙俄合作研究院 单平 汪士钦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信息网 2017年09月20日

编辑: 柏秋萍